俗话说:良药苦口利于病。药物的味道,是影响病人服药顺从性的重要因素之一,对于大多数中药而言,气味、口感都很强烈,成人尚且难以下咽,儿童更会抗拒和抵触。因此,改善中药的苦味、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就显得尤为重要。对于药物研发者而言,如何有效掩味、不影响药物在体内的释放,既是一大难题,也是一大挑战。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升,对药物的要求不再仅限于药效,药物的口感和味道也成为影响药品选择的因素之一。调查表明,如果制剂处方口感优于同类竞争品,则可获得更高的市场竞争力。
改变味蕾对苦味的敏感度
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,两种或者多种味道混合后,会带来不同的味觉感受。例如意式咖啡的苦味中混有些许酸味,如果苦味强,酸味就弱,反之亦然。咖啡师会根据顾客对酸味和苦味的喜好,调整咖啡的冲泡方法;接受不了咖啡苦味和酸味的人,可以放一块糖,因为甜味可以同时缓解苦味和酸味。相同的原理,在药物掩味领域同样适用。
研究表明,一条味觉传入神经可以同时对几种基本味觉刺激起反应,而一种味道并非简单地由一条或者一组神经纤维传向中枢;此外,嗅觉也会影响大脑对味道的分辨能力,鉴于这些特点,可以在药物中添加矫味剂,改变味蕾对苦味的敏感度。
常用矫味剂
常用的矫味剂包括甜味剂、芳香剂以及氨基酸等。最先应用于制剂掩味的辅料就是甜味剂,天然甜味剂包括蜂蜜、蔗糖等,早在《伤寒杂病论》中就有记载;现代甜味剂中还有不升高血糖值的糖精钠、阿巴斯甜,以及从植物中提取的甜蛋白等,都具有较好的矫味效果。
一些中药复方制剂中,含有挥发油成分,会加重口腔中的苦味,在服药时引起不适;加入芳香剂后,可改善制剂中的气味,常用芳香剂包括从柠檬、薄荷、麝香等天然动植物中提取的挥发油或芳香物质,以及人工合成的苯甲醛、桂皮醛、苹果香精等合成香料,可改善制剂的气味,降低苦味。
某些氨基酸本身不带甜味,在加入到药物中后,可缓解苦味程度,减小苦味在口腔中的滞留时间,起到抑制苦味的效果。
麻痹剂和泡腾剂
在药物中添加麻痹作用的成分后,味蕾可被短暂麻痹,短时间内尝不到药物的滋味。例如在含有阿司匹林成分的药物中添加苯酚钠,味蕾会被麻痹四至五秒,从而感受不出阿司匹林原有的苦味。在一些镇痛、祛痰药物中添加丁香油,可轻微麻痹味蕾,起到掩味的效果。泡腾剂中的碳酸氢钠可以与有机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,部分二氧化碳溶解于水中,使药物口味更佳,让病人更乐于接受。
苦味阻滞剂
苦味阻滞剂可通过干扰味觉信息从口腔传入大脑的过程,发挥掩味作用。例如单磷酸腺苷(AMP)可通过与苦味物质竞争,与鸟苷酸结合蛋白偶联受体(GPCR)结合,起到掩味效果。此外,苦味阻滞剂还包括脂蛋白、γ- 氨基丁酸、苯乙烯酸衍生物等。
降低味蕾接触的药量或药物浓度
通过包衣、微囊、制粒、改变液体药物的黏度等方式,可形成物理屏障,阻止或减少药物在口腔内的释放。糖衣是最早的包衣方法,后来又发展出胃溶性、肠溶性以及非PH依赖型的高分子薄膜衣,不仅能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,还可以起到提高药物稳定性,控制药物释放部位和释放速率的作用。
随着制剂技术的进步,以及国内外在掩味领域进行的大量研究,各种新型矫味方法也在不断出现。对于中药制剂而言,掩盖药物的不良口味,除了可提升药品内在价值,方便患者服用外,也能将中药处方更好地推向市场,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。